After that day
《在那天之後的再遇見》是2017年開始創作,作品懸置在一個玄關處,它連接在展場前方的位置,因此人在經過時必需穿過這件作品,其高度有的在人視線水平、有的則在腰間、有些則是高於人得身高,它們就像在一個母胎之中,又或是荒廢之地,袋子裡是等待孕育出的新生,或者是被人遺忘的記憶碎片。
( 圖自《兩個不對稱的空間》展覽紀錄2017.01 )
此件作品在不同兩處展出,一是位於樓梯間,每一個懸掛的高度不同與觀眾的關係也隨之不同,孩子的視覺高度、作品於腰部的感受或置於頭頂之上,身體的反應會伴隨過往的記憶而有不同情緒;二是位於同樣的水平高度,位在長廊的屋簷下,經過的觀眾會以俯視的角度觀看作品,一袋袋像是凝結的水珠向下滴落,似記憶的產生、回憶的累積。
袋中的角色命為「影兒」,是我捏塑出的一個小人物,它承載著個人的記憶、故事與情感,同時它也能代表任何一個人,主題講述的是圍繞在「關係」,個人與他者或是團體以及社會結構。